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小君分享越剧文化,同台习唱把艺赞

发布时间:2021-10-25 浏览量:3518 点赞: 0 收藏

“欢迎来到海曙区文化馆。”一声古朴的悠扬声调打破了寂静。昨日(10月9日)晚,在海曙区文化馆501多功厅举行了第四期“一人一艺”百姓讲坛名家交流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特邀嘉宾越剧徐派小生张小君,以《越剧的发源及行当解析》为主题,激情分享了越剧文化知识,介绍越剧的发源、流派的发声及演唱技巧。

4788.jpg

整场讲座中,张小君始终面带微笑,十分亲和,手持话筒略微介绍梅花奖的由来、戏剧和戏曲的区别之后,通过站立于舞台正中边演示边唱念、台上台下互动方式,通俗易懂地将复杂的越剧文化知识深入浅出地分享给认真听讲的听众们。

7.jpg

张小君说,越剧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发源于浙江嵊州,即浙江绍兴,古时候的吴越之地,近代发祥于上海,发展过程中汲取了昆曲、话剧、绍剧等特色剧种之大成,经历了由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为主的历史性演变。


张小君说,越剧比之京剧,更有其自身的特点。越剧属于地方戏曲,一开始是嵊州地区农忙时节的田头山歌,演变至今越剧涵盖5个特点,越剧内容以才子佳人爱情故事为主,唱腔缠绵柔美;演唱语言用嵊州话;越剧是我国第二大剧种;越剧普及性极广;2006年,越剧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另外,张老师介绍,越剧的行当在越剧表演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常见如生、旦,“生”又可以分为文生和武生、小生和老生,“旦”包括闺门旦和小花旦、青衣和老旦等角色。越剧的角色行当逐渐衍化,愈加齐全。

张小君说,越剧的的演唱技巧十分讲究,鼓励在座听众多加练习。越剧唱法多样,张老师以互动、示范、指导方式走至听众中间,将假声唱法、丹田呼吸法、腹式呼吸法、气泡音练习、共鸣等几样真功夫一一教授,强调掌握唱法技巧一定是规避损伤声带进行练习,否则达不到通透清亮徐派声腔特色。


讲到兴致处,张老师邀请越剧爱好者上台献艺。在嘹亮的徐派特色唱腔之下,一曲《西厢记》结束了本次交流与分享。

15_副本.jpg

本场讲座,让我们见证到了越剧流派中的一朵奇葩——徐派的独特魅力。越剧的音乐美千百种,古老的民间故事因其优雅的旋律流传至今。因此越剧确实是一股独有的力量,肩负文以载道的重任,打造着悲欢离合的艺术杰作,简洁、真实、动人的,“随风潜入夜”似地进入到每个人的心灵。